7月19日,國新辦舉行2022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發布會。介紹2022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,并答記者問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、總工程師田玉龍介紹到,上半年信息通信業發展平穩,電信業收入增長8.3%,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預計保持兩位數增長,電信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.6%。持續完善信息基礎設施,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85.4萬個。加快推進融合應用,5G全連接工廠建設進一步提速,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各領域廣泛得到應用和落地。實施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,深入推進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,增進包括老年人、殘疾人在內的全體人民福祉。持續夯實網絡安全基礎,縱深推進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治理,基礎電信網絡保持安全穩定運行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王鵬表示,今年上半年,工信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,克服疫情沖擊,推動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加快融合,實現信息通信業發展穩中向好。
一是新興動能加速成長。上半年,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2.7%,電信業務收入增長8.3%,高于GDP增速5.8個百分點,為拉動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。行業結構不斷優化,互聯網數據中心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成為電信業發展重要動力,上半年共完成新興業務收入1624億元,同比增長36.3%,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19.9%,行業轉型厚積薄發取得顯著成效。
二是支撐作用更加凸顯。下面從兩個維度解釋一下:從網絡自身的建設來講,基礎設施保持領先,深入推進“雙千兆”網絡協同發展,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4億戶家庭的能力,5G基站數累計開通185.4萬個,其中二季度新增基站近30萬個,實現“縣縣通5G、村村通寬帶”,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數量達到19個,網絡時延和丟包率大幅下降。從服務支撐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講,融合應用賦能提速,5G和千兆光網融合應用加速向工業、醫療、教育、交通等領域推廣落地,5G應用案例數超過2萬個。工業互聯網在產業集群、綠色低碳、安全生產等領域深度拓展,打造了一大批車間級、企業級、集群級新標桿。
三是擴大內需釋放潛力。從投資看,上半年,電信固定資產投資1894億元,同比增長24.6%,較全國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增速高18.5個百分點,為疫情下通信制造業、互聯網和軟件服務業等創造更多新增量。從消費看,移動互聯網流量同比增長20.2%,線上辦公、網絡直播、網上外賣、短視頻等線上應用蓬勃發展,信息消費持續擴大升級。
四是數字惠民走深走實。主要體現為三個提升。用戶服務感知提升,基礎電信企業對“親情網”等常用電信業務實現跨區域辦理,33家重點互聯網企業建立人工客服熱線,137家企業接入互聯網信息服務投訴平臺。信息無障礙能力提升,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深入推進,452家網站和APP完成適老化改造并通過評測。用戶權益保護水平提升,累計完成630萬次APP檢測,實現對我國主流應用商店在架APP的全覆蓋,APP治理能力顯著增強。
王鵬表示,下一步,工信部將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持續加快推進網絡建設和融合創新應用,不斷推動信息通信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一是暢通信息大動脈。深化5G共建共享,持續提升“雙千兆”網絡覆蓋深度和廣度,繼續推進電信普遍服務,力爭全年新建開通5G基站60萬個,總數超過200萬個。
二是培育發展新動能。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,一體化推進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,實施5G行業應用“十百千”工程,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。
三是提升百姓獲得感。深入實施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升級工程,加強電信和互聯網用戶權益保護,進一步規范基礎電信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經營行為,營造良好信息消費環境。
四是扎好安全防護網。提升網絡服務能力和應急處置水平,加強網絡安全保障,健全工業互聯網、車聯網等融合領域安全管理體系,推動網絡安全產業加快發展。